賈儒怡個展|時間的片段
在一瞬之間,我們發現了自己
An exploration of the dialogue between humanity and nature in the flow of time, responding to an inner quest. Ju-Yi’s works merge mystical symbolism with abstract expressionism, layering brushstrokes and fluid lines to interweave consciousness and the subconscious. Between geometric order and spontaneous intuition, she shapes an open and dynamic visual realm—inviting you to perceive, drift, immerse, and transform.
內在的靈魂悄然浮動,意欲掙脫,奔跑、躍動,卻終將歸於寂靜。這寂靜之中,蘊含著「我」與「物」的交融,物之於我、境之於心,在創作的每一瞬間,物我消弭,唯有風吹過的呢喃、太陽遷移的影跡、筆觸輕落的沙沙聲。我踩在石礫上,萬物與我,皆化為無垠。
探索人與自然在時間流動中的對話,回應內在的探尋。
筆觸滑動、彎曲、落下,意象在重複與變化之間浮現。某種無形之物,在心底燃燒——樹枝的擺盪化為絢爛的斑駁,太陽的移動化為幾何的敘事,而人,則游離於幻想的空境,與另一個自己對話。
儒怡的創作在神秘的象徵中,映現抽象表現主義的色彩,筆觸帶著直覺性的流動,然而這種流動並非無序,而是來自內在的感知與選擇。線條時而狂亂,時而節制。色彩在層層堆疊之中,或霧化、消融,或鋪陳出強烈的節奏感。
繪畫的過程是一場探索,幾何的秩序與自然形態的無序彼此衝突、融合,筆觸與顏料在畫布上相互作用,時而計劃性,時而即興。美國藝術家杰克遜‧波洛克認為一幅作品本身即具有自己的生命。透過建構、毀壞與重組,材料的流動與堆疊、不斷變化的肌理與形態,最終成為內在精神的映射,累積了視覺的厚度,也疊加了靈魂的層次。
波洛克曾說:「繪畫與生命的狀態息息相關—是對於自我意識與內在本我的發掘。」 儒怡的創作,既是對自我意識的探尋,也是對個體與自然交織關係的映現。於時間中覺察自身,於自然中消融自我,於天地之間流轉變化,於內在空間呢喃低語。
《時間的片段》呈現兩個核心意象:大自然的意象與人的意象。
‧大自然的意象——自然景物化為心靈幻象,具象解構,抽象重組,筆觸交織出靈魂的悸動。在顏料的層疊之間,色彩如霧般瀰漫,捕捉天地流轉的脈動。
‧人的意象——探索自我的內在對話,即有意識的自我(ego)與無意識的陰影(shadow)之間的互動, 心理學家榮格曾言,陰影是「內在另一個自我」,是潛藏於意識之下、不易察覺的生命層次。透過視覺語言,儒怡試圖觸及這股隱而未見的生命狀態。
繪畫不僅是創作者的自我表達,更是一場邀請,邀請觀者步入一個介於現實與幻境之間的世界,體驗時間、自然與自我意識的交錯。在這個視覺場域裡,時間不再是線性,而是被折疊、層疊、重組,觀者或許正在凝視過去的片刻,亦或投射未來的倒影。在時間的片段裡,與自然連結,與內在對話,進而反思、默想。
———
[展覽日期]
3月19日至4月13日 週三-週日 13:30-18:00 免費參觀
[開幕茶會]
3月22日(六) 15:00-16:00 藝術家分享
[展覽地點]
艾爾瑞特藝術所 Ararat Art Partners
403台中市西區公益路46號
———



